如果疫情延续,这4条经验能帮助我们情绪自救
2020年初春新冠比较严重时,我和花生被封在杭州老家,没法回北京,没法上学。
但那一个春天,我还挺乐观的,因为,我经历过2003年北京的SARS。
SARS死亡率比新冠高很多,我那时还离一线特别近——在医疗大厂工作,同事天天跑医院,我不仅不能居家,还要天天加班。
当时也怕呀,缺少隔离的经验,大多数人不戴口罩,还根本没有网购,买菜都要挤到菜场或超市……
但怎么办呢?班不能不上,菜也不能不买,没办法只能横下一条心:
得不得病,都是看命!
虽然SARS火力很猛,好在耐力差,几个月也就翻篇了。
所以,自然而然地,我把对于SARS的经验迁移到新冠上:这种反常的生活只是暂时的,疫情总要过去的。
然后,今年已经是新冠的第3个年头,疫情非但没有任何结束的迹象,反而没完没了,由此产生的反常现象也愈演愈烈。
最近上海的情况更是让大家都震撼了,原本觉得囤菜是杞人忧天的我,过去一周也囤了至少一个月的口粮,对了,还有手纸……
病毒变得温和却无休无止,这就像小刀拉肉,让人更加崩溃,时而焦灼,时而消沉。
本来就很宅的我,创造了整整一周都没迈出家门一步的记录(除了倒垃圾,物业不允许家门口放垃圾袋)。当然,比起上海亲友超过一个月都没法出家门,还是差得很远。物伤其类,由人及己,原先一直积极乐观的我,也陷入了消极和悲观。
一辈子这么长,总会有这么一个阶段,你会活成自己原先看不起的那个人。
这种消极的情绪,一直持续到发生了一件事——
两周前,我病了一场,上吐下泻,还有一点发低烧。
我还以为自己阳了,然而并不是,只是不明原因引起的肠胃炎。
我自己分析了下,可能是那段时间手机刷得有点多,睡得太晚又醒得太早,饮食也有点混乱,锻炼也停了。
生病的时候,我就觉得,别管有没有疫情,只要不生病,好像就挺幸福的。
这件事也给我敲响了警钟——我是一个妈妈,不仅为了自己,为了孩子我也不能垮掉。
其实这三年,孩子也很难:
在最需要撒欢的年龄,却不能出去旅行,春游秋游团建夏令营统统都取消,还动不动要网课、要核酸。生活如此不正常,中高考却都是正常的,还得逼着自己坐到电脑和平板前,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。
孩子尚且如此,在不正常的生活中还必须正常学习;那大人就更没有借口了,我们已经没法等生活恢复正常了,必须得让自己先尽量正常起来。
所以这段时间,我也逼着自己正常起来:早睡早起,饮食定点,少刷手机,多看书多写作多走出门……状态居然真的好多了,不管是身体,还是心态。
如果疫情延续,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情绪自救。
今天,我特别想和你们分享一下,这段时间我是如何调整自己。这4条经验,希望对你们也能有一定帮助。
1
不要太关注未来和外界会怎么样,多关注当下自己能怎么做
我发现,对未来和外界减少过度关注,降低过高期待,能有效减缓焦虑。
我在《光明日报》上发表过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,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:
焦虑=欲望(期待值)-行动
生活也一样,想要降低焦虑,你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想办法:
一个是降低欲望——降低期待和要求。
另一个就是增加行动,做自己当下能做的事。
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说,希望是个好东西。然而,最近我反其道而行之,说服自己放弃了两个希望,反而好过多了。
这两个希望是:
1.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?
2.生活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?
对未来不抱过高期待,也就不会遭遇失望和幻灭。
我让自己聚焦在当下:如果疫情延续下去,如果生活就这样了,回不去了,我现在能做些什么?
囤好食物和生活物资,能出门的时候出门,能见朋友的时候见朋友,手头的工作和写书的计划,一件件去落实一件件去做起来。
外界越是混乱的时候,越是要保持工作和创作的状态,这能建立起一种秩序,让人保持正念。
工作并不仅仅是谋生手段,对大多数人来说,也能把妥善安置你的时间和注意力。你忙起来,就不会总胡思乱想。
2
放低对自己对孩子的要求,但还是要多做正确的事情
如果你是一个家长,你一定要知道:
和在校学习相比,孩子在家网课学习的效率通常会低很多,有时候摸个鱼啊,走个神啊,太正常不过了。
所以,如果有些作业实在不能完成,如果有些要求实在不能达到,就难得糊涂一下吧,放过孩子,就是放过自己。
但是我也要提醒你一点:做事的要求可以放低,但还是要选择多做正确的事情。
什么是正确的事情?
是那些能产生累积效应、让自己让孩子长期获益的事情。
举个例子,除非你想做网红,否则你从早到晚刷抖音刷微信可能就没啥积累;除非孩子想从事电竞,否则他废寝忘食地打游戏也是无法产生累积效应的——当然,作为娱乐未尝不可,只是,小娱怡情,沉溺伤身。
像阅读、写作、练乐器,练体育这种事情,却是可以让我们产生积累,长期获益的。
你不用提出什么高要求,比如阅读理解要做到满分,比如钢琴要练到九级……只要每天能够做到:阅读,练琴,或者类似的能够积累的事情,就是好的。
对自己对孩子都付出足够的耐心,不问收获,只问耕耘。假以时日,我相信你一定会看到时间的力量。
3
肉体是精神的基础,身体健康才能情绪正常
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,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,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、美丽和清洁。
4
多接触大自然和一切让你感觉美好的事物,培养几个不太受外界限制的爱好
因为疫情,年届八十的著名艺术家大卫霍克尼,第一次从城市搬到村庄农舍里长住。
他从大自然和工作中获得了巨大的能量,描绘出一幅幅如春天般迷人的画面。
大自然有着神奇的疗愈作用,不管人类社会如何混乱,春天却不会因为疫情而取消。
今年北京,玉兰、樱花、桃花、海棠、丁香,仍然毫不敷衍,次第盛放。
自然的秩序能极大地稳定我们的情绪,植物的美感更能深刻地疗愈我们的心灵。
从人类的祖先开始,我们就是和大自然深刻链接的。让我们恢复这种链接,能走出家门的走出家门,不能走出家门的,可以在家里种花插花。
对我来说,能够深度治愈我愉悦我的,除了阳光、蓝天、树木和鲜花,还有文学阅读和绘画艺术。
从2020年开始,出门少了,我就有了很多时间看书,一直没捡起来的大部头,也看了不少。
不能出去旅行,我就去看画展,换一下心境,让绘画带我去远方。
阅读和艺术,是另一种形式的旅行,不仅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,也能让我进行内心深处的探索。
或许你的爱好和我不同,但是我希望,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太受环境影响的爱好,可以是美食,可以是手工,可以是电影,也可以是运动……
希望以上4件事,能帮助你情绪稳定,重新找回身心平衡。
马尔克斯在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里写道:
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,相反,生活会逼迫你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。
假如疫情延续,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,要相信我们和孩子的适应能力,并在局限中尽量开拓出,属于自己的一个小世界。
就像香奈儿所说:
生活不曾取悦于我,所以我创造了自己的生活。
相关阅读
更多文章,请点击下方
↓↓↓
无论你是点赞还是点“在看”
我都会很开心,感恩有你!